第(2/3)页 苏谨好笑的扫了朱棣一眼,心说朱老四这几年是怎么压榨他们的?怎么一句话就给他们吓成这样? 殊不知他误会朱棣了,或者说对自己的威慑力一无所知。 朱棣这句话一出,群臣这才想起站在最前面的可是那位大魔王苏谨。 惹火了陛下兴许还能躲过一劫,惹了这家伙,那就洗干净脖子等死吧。 苏谨当年送下去多少人,新来的不清楚,老家伙们们可都没忘呢。 战绩可查。 “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,十倍于己就不能打了?” 苏谨嗤笑:“迂儒之见!” “难道英国人一开战,就会倾巢而出,把所有兵力都丢出来决战?” “饭,要一口一口的吃,帐,也是一仗一仗的去打!” 将手里的清单匆匆扫过,收拢放进怀里,这才继续说道:“一口吃不下,咱们就分开吃,慢慢吃,总有吃干净的那一天,着什么急。” “公爷说的是。” 虽然嘴上这么说,但大多数人心里却不这么想。 道理是没错,可英国人又不是砧板上的肉,等着你慢慢去炖。 他们也是狼,也是吃肉的! 可苏谨虽然刚刚回来,还没进京就破了谷王、宁王造反案,正挟着赫赫威名,没人敢在这个时候惹他。 但现在也不是十年前的大明,更不是你苏谨的一言堂,咱不着急。 等前线部队吃了亏,咱们再好好说道说道。 此时的苏谨虽然不是六部尚书中的一员,无职无权,但刚回来便隐隐是六部之首。 兵部、户部、工部更是隐隐以他马首是瞻,甘做犬马。 就连唯一没有动过窝的六部之首,吏部天官蹇义都不发一言,没有明确的偏向。 这时苏谨才注意到一件事:“士奇,你现在掌了户部了?” “是”,杨士奇笑呵呵的应道:“郑部堂年纪大了,前年想要告老,陛下没允,现在让他掌着黎城兵工厂。” “哦。” 对于郑赐的想法,苏谨也能理解。 洪武五年之前的官是最难当的,彼时正赶上大明的大发展时期,千丝万缕没有一件小事。 那时的官,不管你能力如何,累是最基本的要求,几乎没有一个能闲着。 郑赐本就岁数不小了,现在想歇歇也正常。 就是这次回来,朝中的老面孔也越来越少了。 李仕鲁十年前就告老,五年后老死家中,也算是寿终正寝。 第(2/3)页